白酒板块的命运:一场华丽的昙花一现?
8月11日,白酒板块上演了一出令人心惊肉跳的“多头戏码”:一根强劲的3.5%中阳线,一举突破10日、20日、60日三条均线,贵州茅台更是单日暴涨5%,强势重返1600元关口。 这看似强势反转的信号,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——历史的剧本,早已上演过三次。
表面繁荣的背后,是资金暗流涌动的博弈。当日,贵州茅台成交额飙升至140亿元,然而,板块整体成交量却仅有480亿元,较5月份均量萎缩了35%,形成典型的“价涨量缩”背离。更令人警醒的是资金流向:主力资金净流出3.67亿元,散户资金占比却意外提升(流入28%,流出26%),这清晰地揭示了反弹的推动力并非来自机构,而是跟风盘的盲目追涨,主力则借机高抛离场,上演了一出“散户抢跑,主力观望”的经典戏码。 这与2024年7月那次虚晃一枪的“假突破”几乎如出一辙。 二季度公募基金白酒持仓比例降至3.97%,创下2020年以来的新低,进一步佐证了机构资金的谨慎态度,尚未出现大规模回流的迹象。 缺乏真金白银的支撑,这场反弹注定只能是短暂的绚烂。
展开剩余66%回顾历史,三次类似的“中阳突破”都以失败告终:2024年7月22日,白酒板块在与去年7月相似的价位附近拉出中阳线突破均线,次日便被一根阴线吞噬,反弹戛然而止;2025年5月9日,中阳线收复20日均线后,尾盘却遭遇跳水,资金承接乏力;2025年6月28日,“两阳夹一阴”的多头炮形态出现,却在六个交易日后迎来板块调整新低。 这些历史教训清楚地表明,“单日中阳突破”不过主力用来测试套牢盘,诱多散户的工具,并非真正的趋势反转信号。
当前白酒板块面临着双重压力:年线(46,515点)和半年线(47,326点)构成的“天花板”。7月24日,板块曾冲击年线,但次日便被一根长阴线反包,压力位依然坚不可摧。 真正趋势性行情的启动,必须伴随周线级别的放量突破年线,例如2018年和2023年的牛市行情,都以此为显著标志。8月12日,反弹仅收出0.8%的小阳线,无力挑战阻力区,与7月23日冲高回落时留下的长上影阴线形成鲜明对比,资金缺乏进一步上攻的意愿,年线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在放量突破之前,所有上涨都只是技术性反抽。
市场上许多人热衷于讨论“一阳穿三线”的看涨形态,却忽略了两个关键问题:首先,10日均线(1620点)、20日均线(1635点)、60日均线(1648点)仍然呈空头排列,中阳线并未改变均线的运行方向,这与2025年4月12日突破后均线再度死叉的情况如出一辙;其次,即使2025年2月曾因满足“一阳穿三线”而走出波段行情,但8月11日中阳后的次日反弹力度却远小于前一日(不足30%),与7月22日孤掌难鸣的中阳线如出一辙。 单根中阳线就像一根火柴,无法点燃潮湿的柴堆。
量能才是检验白酒板块能否真正反转的最硬核试金石。 历史数据表明,单日成交额突破800亿元且连续3日资金净流入,才是有效的突破信号。2025年3月7日,板块冲击年线时成交额达到780亿元,但由于未能达到阈值,最终以失败告终;7月29日调整中,量能一度冲至500亿元,然而,8月11日的反弹却反而萎缩至480亿元。 与同期医药板块突破年线时单日980亿元的成交额相比,白酒板块的量能萎缩更是赤裸裸地暴露了资金的真实态度:当前只是被动补涨,绝非主动进攻。 白酒板块能否真正走出反转行情,仍需拭目以待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